杜秋畅 覃瑶瑶 徐彤彤 吴德一 刘晨曦 冯柯嘉 成守炜 沈莹莹 丁欣怡 周颀涵 王朝军 杨语嫣 陈环照 阿依加马力 沈莹莹 丁欣怡 周颀涵 王朝军 杨语嫣 陈环照 阿依加马力
2025-10-25 17:37:58
来源:
点击:
本网讯(记者 杜秋畅 覃瑶瑶 徐彤彤 吴德一 刘晨曦 冯柯嘉 成守炜/文 沈莹莹 丁欣怡 周颀涵 王朝军 杨语嫣 陈环照 阿依加马力/图)为助力新时代优秀党员队伍奠定坚实思想基础,促进青年树立正确理想与坚定信念,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23日,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了为期两周的2025年秋季发展对象培训。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年秋发展对象、2025年春入党积极分子及部分研究生参加本次培训。
培训期间,学院精心策划系列主题课程,内容丰富多样,涵盖政治理论、历史教育、党性修养等多个方面。
10月13日,学院副院长谭志喜以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”为题举行首场培训。他全面讲解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核心精神,着重指出改革具备继承性与系统性特征,并通过武陵山区美丽乡村建设案例展示改革在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成效,勉励学生积极投身发展实践工作。

谭志喜授课 沈莹莹/摄
10月15日,学生科辅导员覃雨以“山河已无恙,吾辈当自强”为主题,通过历史影像、文献档案等史料,引导学生铭记沉痛历史、传承抗日精神。她提出,新时代青年应具备自力更生的志气、自强不息的骨气与独立自主的底气,以“勤学、修德、明辨、笃实”为行动指引,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覃雨授课 陈环照/摄
10月16日,学院副院长冉瑞恩围绕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》开展专题授课。他从历史、现实、未来三个方面阐释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,并通过系统解读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》的指导思想、主要任务和工作原则,重点分析民主党派、民族宗教、港澳台等工作领域实践要求的方式,呼吁学生增强使命担当意识,为实现民族复兴凝聚智慧力量。

冉瑞恩授课 沈莹莹/摄
同日,学院院长张新平围绕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展开培训。他强调青年党员要以“做人”为根基,树立正确三观,将个人理想最大限度融入中国梦,并通过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提高素养、磨炼意志,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引领广大青年向祖国的繁荣富强奋勇前进。

张新平授课 丁欣怡/摄
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胥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党的初心和使命,并通过历史、理论、现实三重维度论证社会主义的必然性,指出青年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,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融入实际行动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。

张胥授课 王朝军/摄
10月17日,培训班组织观看历史题材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。影片通过照相馆馆主视角,真实再现南京大屠杀期间平民的苦难与抗争,让学生深刻理解“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,而是要激发奋进”的真谛。通过观看红色电影,学生进一步强化历史责任感,珍惜和平、砥砺前行,努力在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践行青年责任。

学生观影 王朝军/摄
10月20日,学生科辅导员亚克甫以周恩来同志事迹为例,向学生充分展示共产党人恪守自律、严守纪律的崇高品格。他从党性修炼要求出发,强调共青团员要加强政治修养,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在实践中永葆政治性、先进性和群众性。

亚克甫授课 沈莹莹/摄
10月21日,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吴严回溯党纪党规与作风的发展历程,指出党员保持纪律严明、作风优良的必要性,并对干部提出有追求、有担当、有责任、有标准的新时代作风建设实践要求。他聚焦“八项规定”指出,党的作风建设靠“硬性规定”划红线,更靠“思想自觉”筑防线,学生应内外兼修,坚定信仰,树立党在人民心中的光辉形象。

吴严授课 沈莹莹/摄
10月22日,学院团委书记杨睿系统梳理新中国发展的四个阶段,阐释共青团光荣传统与时代使命。他详细介绍团员的权利义务与纪律要求,鼓励学生在思想、学习、行动上达成全方面、深层次进步,为入党打下坚实基础。

杨睿授课 杨语嫣/摄
10月23日,学院党委书记陈霞深入解读大别山精神、抗洪精神与抗疫精神背后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。她表示,伟大精神虽诞生于不同时期,却共同体现坚定无畏的信念与担当,希望学生从中汲取先进理想力量,将个人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。

陈霞授课 周颀涵/摄
学生科辅导员解丽娟以“重塑中华启古韵,再铸辉煌启新程”为中心,深入解析中华民族的形成历程。她强调,学生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增强“五个认同”,坚持维护团结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,凝聚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力量。

解丽娟授课 阿依加马力/摄
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姣蓉则系统介绍学院党组织架构与党员发展流程,强调发展党员工作具有严肃性与规范性,须严格遵循规定程序。同时,她希望学生注重细节、积极参与,做到端正入党动机、加强理论学习、发挥模范作用,积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。

张姣蓉授课 王朝军/摄
本次培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相结合,历史教育与时代精神相贯通,旨在助力学生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行动之钙、把稳思想之舵,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以无悔青春在民族复兴征程上书写绚丽篇章。(责任编辑 杜秋畅 审核 覃雨)

 打印
 打印